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电商+农业,小散农户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搭上这班顺风车?

    信息发布者:sxjbwy
    2019-04-30 12:41:20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 日前,某大型电商平台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,构建种植、加工、营销一体化的扶贫兴农产业链条。未来5年内,该电商平台将推动100个“多多农园”项目落地云南,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,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。

            近年来,电商加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,这种组合方式的出现,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环节,提升了种植户的利润,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选择,形成了双赢的局面。不过,电商加农业取得快速发展的案例,多是电商平台加某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模式,小散农户参与这种组合还存在着实际的困难。这个问题怎么破解,小散农户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搭上这班顺风车呢?今天的农经漫谈,来听听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的观点。


            近些年来,农业加电商的确取得了很好的发展,比如山东就有一些淘宝村,村里的自然禀赋差,但是通过电商,村民规模制作演出服等产品,在电商平台上卖的火热,又比如一些知名的农产品,有着普遍的栽培,但因为种的人多在当地没有竞争力,导致销售困难,通过电商平台,加上这个产品的知名度,解决了销售问题,还获得了不少的收入。

            但是,我们不能否认的是,还有很多的农业加电商失败的案例,比如说自家制作的手工面条,明明工艺纯正味道好,却在电商平台上没有什么浏览量,销量没有什么显著的增加。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?

            我们讲个别的例子,来说明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。您打开您的手机看一下,是不是有很多APP没怎么用过,您再想想平时都经常看哪些网站,而这些网站之外,是不是很多网站您没听说过?我想一定是这样的,这些在您记忆里尘封了APP和网站,并不是说它们的内容质量一定不好,而是它没有引起您的注意,被遗忘了。

            小散农户借助电商平台,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店铺被遗忘,怎么破解这个难题,就需要增强店铺的存在感,用存在感来打破电商低小散的发展瓶颈。

            这第一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,就是店铺的差异化。比如说我们通过电商平台选购鸡蛋,点击鸡蛋一栏会出现很多家店铺,每家店铺的图片都是鸡蛋,虽然色泽好个头大,是土鸡蛋,但时大家都这样说,自然难以引起注意。要是有幅图片,农民朋友怀里抱着一只鸡,手里拿着一枚蛋,是不是在清一色的鸡蛋图片中特别有吸引力和差异化呢?所以咱们低小散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时候,要有创造性的思维,每个产品的展示都要尝试别出心裁,农业加电商可不是简简单单会用电脑就行了。


            第二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,是规模化来增强信任。举个例子说,买东西,当我们不太会辨别真假的时候,去大店买往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因为大店走货量多,与小店相比更是注重长久的发展,给人以安全感。对于低小散来说,独立为战参与电商平台,容易处于“小店”的尴尬境地,任是使劲吆喝也难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,所以也需要抱团式的分工经营。比如,这个地方产的桃子比较好,或者是苹果比较好,最好通过统一的端口来设立店铺,专门的人负责营销,专门的人负责运输,专门的人负责拍照,让术业有专攻具体化,从而通过规模和专业打破各自为战的低小散瓶颈。

            第三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,则需要咱们当地政府部门的助力。比如说某种农产品,就是知名农产品,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典故,也有很好的口感和质量,可以适当的帮助站台,或者把大家集中起来,设立园区统一发展,走品牌化的路子,助力一方经济腾飞和百姓致富。

            农业加电商,正在迅速的发展,要增强存在感来搭上这班顺风车,切莫雷同,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